无人知晓,当日那位年纪尚幼的天子,躲在庇护他的大长公主身后,是否声嘶力竭地哭喊,暗中记下这一笔刻骨铭心的仇怨。
辅政大臣滔天的权势下,年幼的皇帝似乎只是一道淡淡的影子,在大长公主的抚育下,鲜少过问朝政,甚至并不直面臣下。
十年后,宫廷夜宴,大飨群臣,皇帝首次身着玄衣冕服,坐上了那把碾玉涂金的蟠龙御座。当初的稚子不动声色,长成为修身玉立的翩翩君子,对辅政大臣和颜悦色,再三赐酒,端不见深仇大恨,弑母之屈。
待辅政大臣去世,天子亲政,他第一时间,更是立即宽宥了李氏旁支近族,亲自手书,定下“昭宁”年号,以示执政的宽仁慈和。
这一怀柔举动,迅速平息了李氏余党的惶然不安,皆以天子宽仁,对过往恩仇一笑泯之。
直到政事甫定,一夕间,天地震动,御史台一封朝奏,皇帝震怒。李氏党羽纷纷株连下狱,血洗朝堂。
徐家便作为李氏的亲信,落入了这片天罗地网。
道柔忆起那一日,仍旧觉得头晕目眩。
她的婚事,是早在爹爹病逝前定下的,因着父丧丁忧,三年后才成行,恰撞上了这一场朝堂的翻天覆地。
那时只是风头正紧,几个外放的几个大员,传出了贪墨风声,当然也有她父亲旧日所谓的“门生”。
后续内容已被隐藏,请升级VIP会员后继续阅读。